事关今冬取暖,既要清洁取暖,也要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近些年来,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新黄河记者从生态环境部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0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完成2500万户左右的清洁取暖改造,今年还将完成348万户左右。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大概有2800多万户的农村居民告别了长期以来烟熏火燎的时代。清洁取暖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也具有积极作用。根据测算,清洁取暖对空气质量改善贡献比例在三成左右,兼具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发布会现场介绍,今年能源保供面临新形势,既要清洁取暖,也要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第一,明确提出要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今年新改造但尚未通气、通电的,已经改造完成但尚未经过一个完整取暖季运行检验的,坚决不允许拆除原来的供暖设施,原来烧煤就烧煤,不允许拆除。对清洁取暖改造地区,使用洁净煤取暖兜底进行保障,确保温暖过冬。对一些山区和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烧清洁煤、秸秆以及其他的生物质燃料来取暖。
第二,在保证老百姓用得上的基础上,还要保证用得起、用得好。在今年能源保供新形势下,首先要保民生,确保清洁取暖已经改完的用户能源都得到保障。在价格上也会采取措施,并已明确写入文件,保证居民“煤改气”天然气价格基本稳定,不会随着市场价格起伏产生大的波动。另外,要保证补贴到位,2021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中已专门安排清洁取暖运行补贴,并已全部发放到地方;明年的运行补贴也将在完成测算后下发。同时,要求地方制定差异化的补贴政策,重点向农村低收入群体、特困人员倾斜。
第三,监督帮扶组已到一线,对今年清洁取暖改造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地方,及时解决,保证群众温暖过冬。
第四,防治散煤复烧还延续往年一贯做法,今年秋冬季方案里专门进行部署,对全面改造完的地区,依然要求地方依法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采用煤炭取暖的地区还要加强对煤炭质量的管理。
新黄河客户端
发布时间: 10-29 21:11
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官方帐号
新黄河记者江丹发自北京
编辑:赵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