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郑州市生态环境局的消息,《郑州市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已经印发。
根据目标,2021—2022年秋冬季,郑州全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65微克/立方米以下,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不得超过9天。另外,今年年底前,郑州市要压减水泥产能10万吨以上,退出耐材产能55万吨。
郑州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目标敲定: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不得超过9天
【2021—2022年秋冬季,郑州市明确多项污染防治目标】
11月21日,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从郑州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最新印发的《郑州市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下称《方案》)中,明确了郑州市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的一系列目标任务。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依据《方案》,郑州市将强化移动源、工业源、扬尘源、燃煤散烧等污染治理和重污染天气应对,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1—2022年秋冬季(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郑州全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要控制在65微克/立方米以下,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不得超过9天。
同时,郑州市还细化了一系列“小目标”。
比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2021年12月底前,郑州市压减水泥产能10万吨以上,退出耐材产能55万吨。严格落实重点行业错峰生产,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深度治理。
持续控制煤炭能源消费。2021年度郑州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1950万吨以内。实施锅炉、炉窑大气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依法依规处罚。
加快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2021年12月底前,郑州市要完成全市24458辆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任务,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占比达到100%,新能源网约车达到12000台,市区新增能源环卫清扫车150辆,新能源渣土车、新能源水泥罐车分别达到1000台,新能源物流车达到30000辆。
2021年12月底前,郑州市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检查抽查1600辆以上,做到施工工地、物流园区等重点场所全覆盖。
2021年12月底前,郑州全市煤炭行业清洁运输(铁路、水路、管道、新能源或国六货车)比例达到70%。
加强扬尘综合管控。根据气象条件采取洒水、湿扫等方式,确保郑州全市道路达标,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7%,县城达到85%。
【秋冬季空气质量排名靠后,将被公开曝光】
为确保污染防治目标实现,郑州市还明确了一系列问责办法。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依据郑州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办下发的《关于实施秋冬季空气质量排名公示曝光的通知》,对于在 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坚工作中空气质量和排名靠后问题突出的辖区,郑州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办将进行公开曝光。
郑州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办每周将分两组对各开发区、 区县(市)空气质量进行排名,排名结果在媒体进行公开。每周对城乡结合部乡 (镇)办空气质量进行排名,倒数后 5 名的乡(镇)办,在曝光台进行曝光;每周对辖区工业企业、施工工地、渣土运输、散煤燃烧等问题突出的乡(镇)办在曝光台进行曝光。每月对考核排名倒数后 5 名的乡(镇)办在曝光台进行曝光。
辖区空气质量未得到改善、连续两周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 1 的开发区、区县(市),开发区管委会、区县(市)政府分管领导在全市调度会上做表态发言。每月对考核倒数第 1 的开发区、区县(市) 相关责任领导实施约谈。
辖区空气质量未得到改善或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连续两周被曝光的乡(镇)办,乡(镇)办政府主要领导在全市调度会上做表态发言。每月对考核倒数后 5 名的城乡结合部乡(镇)办相关责任领导实施约谈。
(河南商报编辑 施尚景 苗亚祥)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陈朋冲